我要招聘
我要求职
登录才聚羊城服务平台
个人登录
企业登录
举报职位
技术经理人
30K~50K
IT-品管、技术支持及其它 | 校招 | 经验:不限 | 博士 | 黄埔区 | 招聘人数:2    
职位描述:
岗位职责及要求:

重点专业领域:

智能制造
微纳与多能制造、类人仿生与机器人、AI赋能科学仪器、工业仿真软件等

光电技术
柔性传感、微纳传感、微纳光源、微纳光电子、集成电路芯片与装备等

生物医学工程
仪器类:光学成像、数字诊疗、多组学精准诊疗等
药物类:细胞免疫疗法、小分子药物、药物递送、AI驱动药物研发等

材料与生物
光电信息材料、能源材料、结构-功能一体化材料等

岗位职责:
1. 根据基础研究最新进展及科学技术演化趋势,结合产业技术需求及市场演进特点,提出技术研发重点方向和服务的主要产业,形成技术发展规划;
2. 与重点方向的优势大学(含研究机构,以下同)交流,从基础研究成果中遴选出有产业化潜力的核心种子技术;
3. 进行科学、产业、市场等多维度调研分析,定制化设计技术发展商业模式,制定实施方案及计划,加速成果产业化;
4. 推动技术项目立项及计划实施,并根据最新研究进展及外部科技和产业最新动态及时调整;
5. 立项后积极与产业界、投资机构等研讨,推动成果及时向产业化阶段转移;
6. 跟踪技术产业化最新进展,及时协调解决有关问题,促进项目顺利实施,培育新兴产业;
7. 与产业、用户研讨和梳理产业链关键技术需求,并与支撑学科的优势大学研讨,提出技术攻关方案。

任职要求:
1. 具有博士学位,具备重点专业领域之一的教育及工作背景;
2. 具备“创新思维与知识整合的系统能力”、“创新设计与商业策划的系统能力”;
3. 具有突出的创新思维,不拘一格、善于具有提出颠覆性想法;
4. 具有系统的知识结构和较宽的知识面,掌握一门或多门的专尖的专业知识,对专业方向发展趋势有较好判断;
5. 具有丰富的产业及市场经验,熟悉一个或多个产业状况、要求,对产业演化动态有较好洞察;
6. 具有优秀的项目策划能力,善于发现创新机会和理论联系实际,能策划出具有应用前景和技术竞争优势、具有财务投资及商业化可行性的技术发展方案;
7. 具有出色的组织能力,擅长整合各类资源,顺利实施项目;
8. 熟悉科技管理、产业管理法律法规,并具有优秀的人文精神,确保在技术发展过程中始终遵循法律法规要求和道德底线,让科技服务人类可持续发展。

公司地址:

广州市黄埔区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研究院

公司简介:

为更好地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广东省科技厅、广州市人民政府、广州高新区、北京协同创新研究院(简称“协同院”)于2019年8月29日发起设立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研究院(简称“研究院”),并与华南理工大学、南方科技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澳门大学等湾区著名高校共建,与我国综合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立联动机制,构建全球化协同创新体系,打造国际优异的“原始创新策源中心、新兴产业培育中心、创新人才培养中心”。
  一体化开展协同创新。以智能制造、光电、材料、医疗器械、生物医药、环境保护等为重点方向,与国内外知名大学、协同院合作研发前沿技术;自建共建工程技术平台,组建专职科研团队,将前沿技术接续加速研发为原创性工程技术;通过技术入股组建企业,或技术转让、许可等形式,实施技术产业化,形成先进生产力。同时,与企业联合开展产业链关键技术协同攻关,促进产业升级。
  专业化培养创新人才。与国内外优异大学联合培养创新创业研究生,学生在大学学习专业基本理论课,在研究院的相关平台学习创新创业方法课和以真实项目为基础进行实战训练,培养知行合一的高端人才,促进科技、经济、教育深度融合。
  市场化配置创新资源。组建知识产权基金以科研投资形式支持技术研发,组建产业加速基金以股权投资形式支持技术产业化,形成了覆盖全创新链的资金链和市场化配置资源机制,促进了科技经济融合。
  目前,研究院与一批国际知名大学建立了官方合作关系,建成了多个技术研发平台,每年实施一批优异的科研项目,培育了一批高成长性“硬科技”企业,培养了大批创新创业研究生,初步成为了大湾区重要的原始创新引擎。
  研究院于2019年获批建设“广东省高水平创新研究院”、2021年获批广东省新型研发机构。
  2021年10月21日,研究院与协同院共同携活细胞超灵敏超分辨显微镜、智能呼气分析精准诊断平台、纳米金属透明电极、集成式智能电子皮肤等成果亮相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向公众展现了研究院在“十三五”期间科技创新领域取得的阶段性成就,受到中央领导的高度肯定。
  截至2022年11月,研究院通过协同院的全球化创新网络,与斯坦福、密西根、牛津、北大、港科大等多所优异高校形成了紧密合作关系,累计启动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项目30余项,涵盖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医药、新材料、环境保护和电子信息等领域,其中国际项目超过50%。已有“活细胞超灵敏超分辨显微镜”、“智能呼气分析精准诊断平台”等多项成果完成研发并进入产业化阶段,设立的高科技企业中已有5家实现大额社会融资,成果转化取得突出成效。

政府/非营利机构/社会工作
100--200人
扫码关注公众号
求职小程序
 
招聘小程序
020-85597251
咨询热线